「香港獨立媒體」的生存秘訣

葉蔭聰

 

網站內容的真假求證的一個機制,就是交給網民批評與改正。

本文根據2014 年9 月由國際記者聯會舉辦的「新媒體的挑戰」研討會中的演講錄音筆錄而成。

 

全文提要:

I. 網媒的生命力由來
II. 公民團體的運作模式
III. DIY 精神很重要
IV. 現場討論


打不死的生存秘訣

我主要回應兩個問題。第一,「香港獨立媒體網」生存的秘訣是甚麼?我們網站從2004 年成立至今,已經第十年。八週年時,我們辦公室遭遇過暴力毀壞事件,所以我們就把週年慶祝活動的口號改為「打唔死、揼唔爛」。兩年前我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,為甚麼我們打不死?現在我也不敢說有一個完
整的答案,但是跟其他已經消逝的媒體相比,我們可能有一些特質。
首先,我們有DIY(Do It Yourself,即自己動手)的精神,我認為這個很重要。二十多年前我於中文大學新聞系畢業,在班上我的成績應該是最差的一個,不過可能我比較有DIY 精神,我有很多優秀的同學都去了新聞媒體工作,我沒辦法跟他們競爭,於是就自己創辦了一個媒體。
網站剛創立時成本很低,只有一些人力投入,金錢投入很少,我們當時用的是blogger.com 的一個免費域名服務。

 

沒有首領的公民團體

 

第二,跟其他人不同,我們用了一個公民團體的形式去做。現今我們看到的香港大部份網絡媒體,都是用商業媒體模式運作。公民媒體的不同在於它是一個公民組織。在我們的架構,上面有一個公民組織,叫獨立媒體(香港),下面是「香港獨立媒體網」,是一間公司。兩個架構內都沒有總編輯,沒有行政總裁(CEO),所有人都是平等參與的。所以如果有天有人給我政治壓力,即使我被幹掉,網站依然可以正有人,因為我們的網站是開放給所有人上傳內容的。所以,想給我們壓力的人找不到老闆,找不到行政總裁。這是我們能生存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。經過「主場新聞」事件之後,我們覺得即使把加在「主場新聞」身上的政治壓力加在我們身上,後果未必一樣。

我們今天不是幾年前那麼簡單的一個網站,但是我們營運的方式並不商業化,我們手頭有多少資源就做多少事,不需要去拉廣告,主要是依靠捐款維持。因為我們是公民組織,當然大家會問為甚麼我們要參與製作網站的內容?而且我們是生產內容,而不是傳遞內容。原因就是,每一個做我們媒體的人,都很關心和在意他在做的內容,他對這個事件有自己的立場。只要你對某些政治議題感興趣,你就會做下去。
的確我們看到過去在某些重大爭議的時候,來參與的人和來看的人都有增加。雖然我們做了差不多十年,我們的網站瀏覽人數相對來說還是很少的。2008 年時,每個月大約有十萬訪客來看我們的網站;到了2014 年的時候,這個數字增長到四十萬;每天大概有二至三萬人來看,其中有些人是重複來的,加起來每個月大概四十萬人。這個瀏覽數的增長,我覺得是和香港社會的政治化有關。你們看到某些事件發生時,例如2006 及2007 年的保衛天星、皇后碼頭,後來的反高鐵運動,瀏覽人數都會出現波峰。這個跟我們的資源沒有關係,而是跟社會事件有關。

 

需要DIY 精神

 

我想講的第二件事是,香港的新媒體發展到今天,當中最大的問題是甚麼?我覺得是缺乏DIY 的精神。具體來說,今天香港是一個每個人都在發聲的時代,但是沒有太多人喜歡做媒體。發聲與做媒體其實是兩回事。發聲是你有個想法,想要告訴別人,這是發聲的邏輯。我們做媒體的有受眾,到底要和受眾形成怎樣的關係?這是做媒體的邏輯。我所說的DIY 意思是,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跟某些人進行溝通和傳播。舉例來說,我是新聞傳播系畢業的,這個行業比我做得好的人非常多。但是,在香港,通常一些做得最好的新聞從業者被開除、被踢走後,會變成名嘴,變成有名的專欄作家,卻很少人出來做自己的媒體。分別就在這裏。